许多茶学工作者穷根溯源,对原始型的茶树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茶树的原始型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乔木树型,树姿直立,叶大富革质,叶肉栅栏组织由一层组成。花大瓣多质厚,花序单生,开花少。花粉粒大,形态比较一致。果大皮厚,中轴粗显。第二,具有较高含量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较低。
    生物学,细胞学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茶树的进化特点是,由乔木型演化为小乔木、灌木型。叶片由大叶演化为中、小叶。花冠由大到小,花瓣由丛瓣到单瓣,果室由多室到单室。酚氨比由大到小。 茶树进化形状是不可逆转的,如灌木中小叶茶树即使生长在与乔木大叶茶树相似的生态条件下,也不可能再现乔木大叶茶树的形态特征,如宁洱县、西双版纳的部分茶区云南大叶种和小叶种并存。

QQ截图20170121104753.png

    山茶属Camellia植物具有稳定的基数(x=15)和多变的倍性(2x~8x)。每一个组都有二倍体或全为二倍体。山茶属的多倍体主要出现在Sect.Camellia、Sect.Paracamellia和Sect. Theopsis之中,大多分布在山茶属分布区的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呈现出北多南少的趋势。山茶属植物的核型进化,遵守Stebbins的从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规律,分布中心靠南的组比靠北的组拥有更对称的核型,表明山茶属从南向北进化和扩散。在已具核型资料的组中,Sect.Archecamellia最原始,Sect.Camellia最进化,包括C.yunnanensis的Sect.Heterogenea不可能是山茶属最原始的类群。
    作者从事茶树染色体研究多年,我们以张宏达教授(1981)的分类系统为基础,核型研究表明,茶组Scet.Thea的4个系的核型的对称性强弱为秃房茶系→五柱茶系→五室茶系→茶系,表明核型的进化顺序与植物形态之间关系不一致。我们再看闵天禄(1992)的分类系统,除了秃房茶的平均数为1.65(1.72,1.59)和突肋茶1.61(1.66,1.56)以及云南大叶种为1.65(1.81,1.50)外,其余各个种所包含的张氏系统的组合种的平均数为大厂茶158(164,152)→厚轴茶1.77(1.94,1.60)→毛叶茶1.98(2.43,1.53)的核型进化关系明显。而在陈亮等(2000)的分类系统中,除了秃房茶的平均数为1.65(1.72,1.59)外,其余的种所包含的张氏系统的组合种的平均数为大厂茶1.61(1.72,1.50)→大理茶1.68(1.79,1.57)→厚轴茶1.78(1.96,1.60)→茶1.78(1.91,1.65)的核型进化关系明显。

QQ截图20170124152307.png

       在茶树的栽培种中,只有福建省的水仙、政和大白茶等茶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3x=45,日本的山下早生品种为2n=4x=60。根据基数不同,水仙、政和大白茶是三倍体茶树,山下早生为四倍体茶树。水仙、政和和大白茶是自然产生的,山下早生是人工引变的多倍体。
      现有的研究结论表明,茶组植物的进化主要是在基因水平上的进化,染色体倍性的增加不是进化的主要方式。被认为植物形态上较原始的五室茶系的种中少数个别种出现较进化的核型,而被认为植物形态上较进化的秃房茶系的种中少数个别种又出现较原始的核型,也就是茶组植物不仅在形态上、地理上有重叠,在核型上也表现出有类似情况。

QQ截图20170124153651.png

    需要阐明的一点是,茶树没有“过渡型”,1992年邦崴大树定为过渡型,是因芽叶象栽培型,花果象野生型,无奈取了个“过渡型”,实际上是野生与栽培自然杂交的中间类型,在生物界没有过渡型说法。所谓的“过渡型”茶树,是大理茶与云南大叶种的杂交F1代,这类特征的茶树在云南到处都存在,树龄有大有小。

QQ截图20170124154826.png

    按照生物进化系统,栽培种是野生种进化而来,但是以地质年代来计算的,人类种茶3000年,不足以改变茶树的基因,将野生种驯化为栽培种,大理茶与云南大叶种同时进化。自然界,植物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一对,物种需要600~1000万年的进化时间,M→SM,需要100~500万年进化时间。 如同人类和猩猩类动物,在600万年前是同一祖先,600万年来各自的方式同时在进化。

QQ截图2017012416164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