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也是茶叶科技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的茶树最初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随着茶树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繁衍种茶、制茶技术以及茶医药保健和茶文化等茶叶科技知识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茶叶科技和茶文化诞生于古代中国弘扬于当代世界。“茶学学科”作为一门二级学科也首先出现在中国。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产品品目最为丰富齐全的国家。我国茶叶产品涵盖了红、绿、黑、青、黄、白六大茶类还有琳琅满目的再加工茶和深加工茶制品。世界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红碎茶以及日本的蒸青绿茶在中国都有规模化生产而工夫红茶、名优绿茶、炒青绿茶、黑青黄白四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产品形式。 从茶产业现状看我国茶叶年产量达到114万吨涉茶农民8000万人茶业年产值已超过600亿元。茶产业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工业、医药、文化及服务业等扩展。茶已广泛渗透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应地其依托的科学技术也扩展到农学、医学、食品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经济发展也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与蓬勃发展的茶业经济相适应我国在许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茶学专业据统计目前全国设有茶学专业的高等、高职和中专学校有30多所。茶学作为二级学科在高等院校已存在多年并且在浙江大学已经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安徽农业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都设有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此可见“茶学学科”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已经成为我国的特色学科在许多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 茶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本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茶学学科历史与现状、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学科发展规模、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学科发展目标和措施针对改革与发展重点问题的政策建议等。
二、茶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茶学教育是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式学校的建立而产生的。其产生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清末年。民国时期茶学教育得到一定发展一些大学成立了茶学系科入学接受茶学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多。新中国成立50多年茶学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茶学专业在高等学校的建立 茶学教育发展的突出表现为茶学高等教育的建立。虽然1931年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创设茶蔗部开设茶作课并开辟茶园建立茶叶初制厂培养高级茶叶人才开创了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之先河但直至1940年“比较有规模的训练高级技术人才的应当首推复旦大学茶业系科的建立以及在东南的苏皖技艺专科学校茶业科的成立”1。此外1940年秋英士大学特产专修科附设茶业专修班。1940年前后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都在农学院开设过特作或茶作的课程2。设于崇安的苏皖技艺专科学校设茶科有学生20余名。后因经费关系招收的茶科学生移并福建省农学院继续学习。而1940年开设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组是中国解放前最有影响也是唯一一所本专科兼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茶叶高等教育机构。1940年春复旦大学内迁重庆校方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中茶公司商定共同在复旦大学设立茶叶系、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研究室。由中茶公司提供2/3经费校方筹1/3经费毕业生先由中茶公司选用。由于当时教育当局认为茶叶仅为一种作物范围过窄不能设系故改茶叶系为茶叶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茶叶概论、经济学、作物通论、化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化学、茶叶贸易、茶叶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茶厂实习等。此外4年制的茶叶组加强基础理论课程2年制茶叶专修科精简了部分基础课或学时3。由此可见所开设课程相当全面、系统和丰富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茶叶组创办时招收西南及东南地区学生本专科近30人“考生成绩俱极优异”1942年毕业了20多名专科生均由中茶公司任用4。茶叶组1946年迁回上海前已停止招生专修科招生从未间断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现为安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茶叶组代表了旧中国茶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它为中国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大多数成为现代中国茶叶战线上的骨干有的至今还活跃在茶叶生产、科研、教育的第一线为新中国茶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解放后——改革开放前茶学专业逐步发展 建国后中国茶学教育已经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学教育体系。 茶学高等教育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2年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调整到安徽大学农学院。1954年2月安徽农学院独立建院并于7月迁至合肥1956年茶叶专修科改为4年制的茶业系1964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50年秋武汉大学农学院筹建茶叶专修科1952年调整进入华中农学院后将茶叶专修科撤销1954年该科并入浙江农学院。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1952年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此外不少农业院校已将茶学作为必修课内容。1952年浙江农学院成立茶叶专修科1954年华中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整并入浙江农学院1956年改为四年制茶叶专业本科面向全国招生1957年招收国外留学生1962年招收研究生。1956年湖南农学院由农学专业的茶作组发展而成茶叶专业学制4年1978年起招收研究生。1972年云南农业大学筹建茶叶专业1973年招生原为3年制1984年改为4年制。1972年华南农业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茶蔗部的基础上正式筹建茶叶专业1977年招生。1977年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成立茶叶专业招收4年制本科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成立茶叶专业。1976年四川农业大学建立茶叶专业同年招收2年制专科生1977年改为4年制本科。1950年福建农学院农学系的工业原料作物学和园艺系的食品加工学课程中已有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1963年原计划增设茶叶专业并着手培养师资1972年后相继建立热带作物和果茶两专业均开设茶树栽培和制茶学两门课程1975年成立两年制茶叶专修科1976年招收三年制专科班1977年参加全省统一招生招收两年制专科班1978年起改为4年制本科。1971年皖南农学院原安徽劳动大学筹建茶叶专业1975年正式招生1977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由此可见当时大多数学校茶叶专业主要招收本科生且每年招生规模在30人左右少数学校茶叶专业招生60人。部分学校招收专科生。1978年起部分学校招收少量研究生。当时茶学专业主要招收本、专科生。 三改革开放——1998年茶学专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茶学教育发展很快几乎所有的茶学专业都招收本科生而且安徽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等学校茶学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到60-90人。而且不少学校还同时招收专科生。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大专院校的茶学专业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除安徽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招收研究生外西南农业大学、福建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均陆续招收硕士研究生且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此时大多数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研究生。而且浙江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均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为重点学科5。 四1999年以来茶学专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设有茶业系或茶业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有14所分别为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1999年以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茶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也相应扩大大多数茶学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在60-90人但很少招收专科高职生。上述茶学专业中除个别学校外均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且招生人数日益增多。目前有权招收茶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院校有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有权授予茶学博士学位的院校为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 6、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茶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宗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标志着中国茶叶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茶学教育的教学人员近300人60年中培养了近2万名茶叶系科毕业生、800多名研究生和一批外国留学生、进修生7。 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茶学教育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落后到繁荣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今天中国已构建起不同层次的茶学教育体系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茶叶教育和科技人才库。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学教育局面已经形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这段历史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为新形势下茶学教育的全面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茶学专业国外发展情况及发展态势
一、我国茶叶科技对世界茶叶生产作出的贡献
1、茶树种植领域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全国大力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茶树品种选育了以龙井43、安吉白茶、金观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形成了“茶树不浇水四季扦插技术”等一批无性繁殖实用技术全国良种推广面积已达到35在品种的早期鉴定上也研究运用了许多新方法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我国是茶树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保存在全国各地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达3000多份。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的条栽合理密植和分批多次采摘技术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茶树栽培上一方面加强茶树营养学研究积极研制推广新型有机肥同时还重视栽培经济学研究做到合理施肥。运用茶树光合效率理论指导茶树整枝修剪促进茶树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分配。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在全国已经得到很好的宣传和贯彻以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为代表的茶叶科研人员在茶叶农残研究和控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制定了一批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从昆虫化学生态学视角揭示了茶树害虫和天敌的化学生态机制一大批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已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2、茶叶加工领域 在红茶加工技术领域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红茶发酵生化机制、茶叶匀浆发酵、茶叶悬浮发酵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对茶树次级代谢及定向调控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在茶树物质次级代谢与茶的品质关系茶儿茶素生物合成与代谢研究红茶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国在传统名优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名优绿茶加工工艺注重绿茶色、香、味、形诸因子确保了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六大类茶及花茶的加工工艺及其生化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乌龙茶品质形成机理、黑茶发花机理及茉莉花茶湿窨技术、茶叶吸香机理、茉莉花释香机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等都得到进一步阐明。 近年来茶叶机械已从单机改进发展到连续化和清洁化生产线研制。茶园机械不仅机型多、负效应小而且逐步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我国已经有一系列名优绿茶加工新机械如珠茶炒干机、瓜片机、龙井炒干机、理条机、微波杀青机、扁形茶做形烘干机等相继问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自主研建的大宗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黄山毛峰清洁化生产线等已经建成投产这些成果的取得大大提升了我国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质量监测体系和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监控体系也已逐步建立和推广。 在茶叶提取物、速溶茶、茶浓缩汁和罐装饮料加工上研究了多种提取方法、添加剂和加工工艺产品种类数以百计。茶叶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我国利用中低档茶和粗老茶提取的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已销往世界各地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从茶叶废料中提取咖啡碱已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茶籽的综合利用技术茶皂素、茶氨酸、茶多糖的提取技术已不同程度地转化成了生产力。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使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得到提升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遵循着活体实验—活体内实验-—临床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规范化模式已有一大批茶叶深加工产品、保健品和药品走进了超市。 在茶叶贮运方面我国自主研建推广的茶叶大容量保鲜库能在保持绿茶原有品质的基础上使茶贮藏一年以上小包装绿茶保鲜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二、我国茶叶科技在国际上水平和地位 纵观近现代世界茶叶基础科学研究的历史1827年英国化学家Oudry K从茶叶中发现咖啡碱。1847年德国化学家Rochelder F 和Hlasiwetz H发现茶叶中含有带没食子酸的单宁1929年日本铃木梅太郎分离出EC1933年日本大岛康义分离出EGC1934年日本辻村发现ECG1947年英国Bradfield A发现EGCG。1901年起Weil L1901 Halberkann J1909和青山新次郎1931先后从茶籽中分离出茶皂甙1970年北川等探明了茶籽皂甙的分子结构。1916年Deuss从茶叶中分离到水杨酸甲酯1920年荷兰化学家Romburgh PV分离出β、γ-己烯醇1934年武居山本等分离出30多种茶叶香气1957年山西贞等对数以百计的茶叶香气的分离鉴定1981年以来竹尾忠一、坂田完三、小林彰夫等发现了由糖苷水解生成茶叶香气的新途径分离出了十多种香气前体并纯化了相关的糖苷酶。1924年日本三浦和辻村从茶叶中分离出维生素C1925年日本山本赖三从茶叶中发现维生素A1940年日本辻村从茶叶中发现维生素B21966年Tirimann A等从茶叶中分离出维生素E。1950年日本酒户弥二郎从茶叶中分离出茶氨酸。1957年英国Roberts开始了红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的变化途径及其产物的研究。1960年日本佐佐冈启发现茶氨酸合成酶1993年Abelian V通过固定化细胞方法大规模合成茶氨酸。1984年日本奥田等首次证实了儿茶素的抗突变作用。1987年日本津志田采用惰性气萎凋茶鲜叶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的特种茶。1996年日本山本前田万里等发现甲基化的儿茶素具有抗过敏作用。2000年日本Kato M等发现咖啡碱合成酶并克隆了酶的基因9。近现代以来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对世界茶叶科技基础研究领域的贡献不大。 在世界茶叶应用科学研究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茶叶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调整传统茶产业结构延伸茶产业链提高茶附加值争夺国际市场。如日本三井农林食品综合研究所目前已成功地开发出了五大类数十种儿茶素产品工业产品的年产量达百吨 有医药品、化妆品、防腐剂、保鲜剂、除臭剂、空气净化剂、化工涂材料添加剂及有机肥等产品销往世界各国。 此外我国的茶叶加工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总体水平仍显落后许多中小型企业设备破旧、卫生条件差。我国茶叶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我国茶叶应用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和其他行业和学科一样我国现代茶产业和茶叶科技的落后可能主要应归因于我们民族教育、经济和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的落后。如果说古代中国启蒙了世界茶业那么当代中国必须在茶叶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才无愧于茶的祖国和世界最大产茶国的地位这是历史赋予我国茶学教育和茶叶科技工作者的重任。
三、世界茶学专业教育状况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茶叶生产大国的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日本等国世界上没有一所国立、公立或私立大学设有茶学学科或专业。茶学专业科技人才大都来自相近学科在大学研究室或研究所经过训练后从事茶业行业的各项工作。茶学基础研究课题主要由大学中的相关研究团队承担茶叶应用技术研究的主要在国立研究所或企业科研机构中进行。
1、日本茶学专业人才培养10 日本茶叶源于中国 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茶叶作为日本优势、传统农业产业之一 与粮食、瓜果、蔬菜、花卉、畜牧等一同早早地步入了现代化水平 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产茶国之一。 在日本没有一所国立、公立或私立大学设有茶叶或近相近茶叶学科不仅如此就连在日本农林大学这样的高等专科学校也没有设立与茶学相关的学部和研究室。静冈县是世界著名的产茶地 又是日本茶叶的中心。国立静冈大学和静冈县立大学里既没有茶学专业也没有开设其专业课程 更没有专业教科书。个别教师开设与茶学有关的综合讲座 都是选择茶学研究专题自备讲义。 然而在茶叶科学高度发达的日本大学教育依然是专业教育和茶叶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在日本各类大学接受三年左右的宽口径基础教育后根据个人志趣结合指导教师意见进行选题然后进入不同的研究室少数学生可以在校际之间进行交叉培养。而大学里许多指导教师长期从事茶叶科学的研究如国立静冈大学、静冈县立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等都有长期从事茶叶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这些研究团队在茶叶科学的不同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经过这种师生双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对选择的导师和研究项目兴趣浓厚从而有利于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学生中有少数人选择继续攻读修士甚至博士学位成为日本茶叶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大学里开展的茶学专题研究多数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研究范围较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有研究团队从遗传、生化、作物营养、农业设施、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不同领域开展涉茶项目的学术研究横向交流合作非常广泛频繁形成了一个完整交叉的茶叶科学研究体系和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日本几乎没有人能独立完成一部完整的茶学专著一部专著往往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共同完成。茶学教育和科研的社会化现象非常明显。 此外在国立茶叶试验场和地方府县设立的茶叶研究机构也常年开设规模不同的专业研修班主要生源是茶农子弟或一些有志于从事茶业的青年人时间从三个月到一年以上。如农林水产省开办的少数短期大学学生在修完前期课程后往往被安排到茶叶研究机构学习研究所的技术官员担当指导教官学员吃住在研究所参加专业劳动和科学研究可以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这些学员结业后成为茶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
2、日本的茶叶科学研究 如果说日本大学里开展的茶学专题研究是以基础研究为主那么研究所从事的茶叶科学研究活动则主要是针对生产中所存在的普遍的问题重在试验示范 目的在于推广应用。如茶树良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茶园管理与茶叶加工工艺革新、茶叶机械设备设施研发、茶叶新产品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等等。 日本茶叶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在研究所进行。这些研究所主要设在重点产茶区其中农林水产省设在静冈金谷的研究机构称为“农林水产省野莱蔬菜茶业试验场”为国立研究单位其他地方府县设立的茶叶研究机构有20多处除京都府和熊本县称“研究所”外 其它多称“试验场”以茶叶应用技术研究为主。 此外 像伊藤园、三井农林、三得利、麒麟、太阳化学、朝日、大同等一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株式会社也都设有相应的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且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成果丰硕。
3、日本的茶叶学术活动开展 日本的茶叶学术社团和学术活动大都由社团法人组织开展 学术活动由他们牵头称“会头”组织除承担活动费用外还出资开展一系列茶文化普及活动表彰奖励优秀科技人员资助研究项目。在日本全国发行的茶学专业技术杂志仅有日本茶业技术协会主编的《茶业研究报告》和静冈县茶业会议所主编的《茶》等几种 但有关茶叶学术文化的书籍则种类繁多。以茶为主题的各类社会设施与活动场所为传播日本茶文化搭建了平台全国各地建有各类茶叶公园、茶叶博物馆、茶室、绿茶馆、茶叶餐馆、体验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