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云南茶叶研究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的,1958年移至云南茶叶研究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
紫娟品种原先是打算作为红茶品种进行开发的,但其制作的茶产品品质特殊,也与红茶的品质特征差距甚远。因其具有紫芽、紫叶、紫茎的特点,发现者周鹏举最先将其取名为“紫尖”,后认为“紫尖”名称不妥,又取名为“紫娟”。紫娟茶树是众多紫芽茶群体中的一种优异型单株,1985起经人工选育研究形成一个无性系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已被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品种权人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紫娟茶树属云南大叶种Camellia assamica (Mast.)Chang 下的一个变种。小乔木型,嫩梢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叶片呈上斜状着生。中叶类(29.4cm2),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部位较高,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上斜着生,叶长11.0~13.0cm,叶宽3.4~3.6cm,柳叶形,叶尖尖,叶色紫色,叶柄呈紫红色,叶片较硬,叶脉平均为9~11对,叶面平滑,叶缘平整,锯齿浅、钝、稀。芽叶紫黑色,5—6月由于气候原因芽叶为紫红色。花冠直径×,花瓣5~6瓣,色泽白含绿,质地软;花萼5片,花梗长,花萼和花梗色泽呈浅紫色;花瓣、花萼和花梗都无茸毛;花柱长,柱头3裂,裂位多为1/3;子房茸毛多,雌雄蕊等高,雄蕊约190枚。10月上旬为盛花期,结实率低。茶果呈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色泽微紫,果实2~3室,果径×,种子椭圆形或半球形。
紫娟茶树春芽萌发期在2月下旬,3月下旬~4月上旬为一芽三叶盛期。育芽力强,生长快,茶树新梢的日生长量(夏梢)最高可达0.96㎝/日(作者测定,20个芽叶平均数),长势好。发芽密度中等,芽叶紫色,较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为115g。产量中等,6~10足龄茶树平均产干茶103.3kg/亩(采一芽一、二叶)。由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扦插繁殖能力强,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90%---95%)。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宜大叶种地区栽种,适宜海拔1000-2000m,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种植。栽培方法同云抗10号体,适宜采用单行单株方式种植,每亩种植2000株。至今已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等茶区推广种植了3000亩左右。
据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分析,由紫娟茶树品种春茶一芽二叶所制蒸青样中茶多酚含量为39.31%,咖啡碱5.57%,氨基酸3.49%,水浸出物44.58%,花青素2.7%--3.6%;夏季红碎茶中茶黄素含量为0.91%,茶红素6.99%,茶褐素5.86%,感官鉴定浓强度得分为34.7分,鲜爽度得分为37.6分。紫娟烘青茶的品质特征:紫娟绿茶香气具有特殊的带有中药味的香气(此种香型在绿茶中未知)。
紫娟茶的香气成分较特殊,在紫娟茶中检测出云抗10号等其它无性系良种所不含的香气成分。在紫娟茶的蒸青样中共鉴定出61种化合物确,在紫娟茶的晒青样中共鉴定出57种化合物;紫娟茶的特有香气成分较多,有隐品酮、β-甜橙醛、3-乙酰氧基环氧庚烷、乳酸叶醇酯、(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反-9-甲基-十氢萘-1,8-二酮、橙花叔醇、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2-甲基碘代十一烷、异植醇、6-硝基-环十六烷-1,3-二酮、柠檬烯、甘油、十五烷、十六烷、环戊基乙酸、蒽、邻苯二甲酸-十一烷二酯、Z,Z-4,15-十八炭二烯-1-醇、二十二烷、4-甲基-2-(2-甲基-丙烯基)-3,6-二氢吡喃等21种香气成分果。
1991年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咏月等人用体重2.5~的家猫进行多次降压实验,结果表明,紫娟绿茶降压幅度为35.53%,优于云南大叶种绿茶(29.04%)。2007年,据中国科学院和美国有关科研单位的研究表明,紫娟茶产品具有抗HIV宿主细胞的功能,因而紫娟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杯茶,七分情。品饮紫娟,味厚香醇;延年益寿,修身养性;以茶思源,回味人生。


有关紫娟茶树、芽叶、产品落归根、茶样和叶底的照片,请浏览本人博客的相册。
本人有紫娟茶树枝条和产品可供出售,联系方法如下:
博客地址:http://hi.baidu.com/ligtao
茶韵博客:http://www.9tea.net//
电 话:13378796619
E---mail: 13378796619@189.cn
Q Q: 37993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