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明代历史名茶-----大理感通茶略考
2007-06-19 22:37

茶与佛事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同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修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纵观茶史,茶经历了由天然采集到人工栽培的漫长转折的岁月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成“水月茶”;云南大理的感通茶、宜良的宝洪茶、大关的翠华茶、凤庆的太华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历史名茶。

一、大理感通寺概况

大理感通寺位于大理古城以南4公里的苍山圣应峰麓的斑山上,系南昭、大理时期的名刹。感通寺背靠四季白云缭绕、终年积雪不化的苍山,面对烟波浩淼、白帆点点的洱海。寺前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寺侧泉水叮咚、凉风习习。感通寺以环境清幽、殿宇轩昂、香火旺盛而被誉为“苍洱驰名第一山”。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3年),感通寺无极和尚赴南京朝拜明太祖朱元璋,带去白马和山茶作为贡品,献龙女花放异彩,明太祖赐诗十八章。感通寺始建于南诏初年(即公元九世纪初),相传为南诏高僧李成眉所建。当年李成眉云游到大理,看到感通寺这块地点风水很好,就把他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地上道:若引地通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如所言,禅杖就地生根,成活了。于是他即筑台保护成活樟树,且名之曰:“樟木台”,并着手修建庙宇。传说寺里的和尚在念诵《龙女经》时感动了龙女。龙女先是化凡女来为和尚做斋饭,随后化作龙女花。和尚用龙女花为皇后治好乳疮后,国王非常高兴,赏赐给重金,大兴土木,广建庙宇,并在龙女花旁立下了“恩彼灵株”的碑文。

感通寺山门座南向北,左边山门上刻有“法轮常转”四个大字,右边山门刻有“佛日增辉”四个大字。山门左右,各有两尊丈二金身的护法神,其面目狰狞,气势威严,令人那肃然而生敬意,不由得放轻脚步,不苟言谈。现有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寂照庵,担当和尚塔等佛寺建筑。大殿祀三世佛,院内有古茶树二株以及茶花、玉兰等名贵花木。遍山古树参天,环境异常清幽。

二、大理感通茶(大理茶)的植物特征

作者于是2004年10月4日考察了感通寺中的古茶树。古茶树共有二株,较大的一株---1号古茶树主干直径为0.26米,树高5.8米。乔木型,大叶类,叶色黄而亮,柱头上4 ~ 5裂;2号古茶树主干直径0.23米,树高3.3米。乔木型,大叶类,叶色深绿,柱头4 ~ 5裂;1、2号古茶树相距不到3米,但两株古茶树的叶形、叶色、叶质、结果习性等有所不同,应分属种以下不同的种类。 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根据山茶属植物的柱头裂数以及子房有无毛将山茶属茶组(Sect.Thea)植物49种3变种划分为4个系,即五室茶系;五柱茶系;秃房茶系和茶系。据作者的观察,1号古茶树应属于五柱茶系中的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而2号古茶树的叶片等植物形态特征与栽培种(普洱茶)很相似,但花瓣数目较多(8--13瓣),柱头4 ~ 5裂,这些特征又与野生种相似,名称待定(大理茶种下的一个变种?)。据说该茶树是在清光绪年间从西双版纳易武引入的。在1、2号古茶树周围(感通寺围墙外)几十米的范围内零散分布有茶树,从其植株形态特征上看,有大理茶种,也有与2号古茶树形态相似的茶树,茶树直径在0.04 ~ 0.1米不等。作者采集了与2号古茶树相似的一株茶树(将其定为3号古茶树)的标本。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距下关市约5公里的一个叫“尚大人村”的地方(海拔2400米),生长着几十株高大的大理茶。高在4 — 5米,树干直径在20 -- 30厘米,最大的为42厘米,有红芽和绿芽两种,果形较小。从感通寺和尚大人村两处的茶树分布来看,皆以大理茶占多数,且为人工栽培。云南大叶种(C.assamica)是近年才引入的。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感通茶,可能是用大理茶制成的茶叶。

大理茶(C. taliensis)是1949年前云南省仅有的三个茶种之一(当时只调查了15个县共采到47份茶树标本)。大理茶是W.W.Smithgf 于1917年在上述47份标本中签定出的一个新种,由于该标本采自大理故被定名为T.taliensis(即大理茶的原学名),后于1925年又被Melchipr订正为C. taliensis(W.W.Smithgf)Melchipr。大理茶的典型特征是,叶片卵圆,叶尖尾状,叶面平坦,革质泛光,嫩枝、芽鳞、叶背、花萼、花瓣、花丝均无毛,惟子房有毛,花柱5裂,凡未知茶树的形态与之相同者皆可认为是大理茶。

大理茶在云南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以西的澜沧江、怒江流域以及横断山脉中部的滇西南地区,海拔1051—2600米的范围内,它与普洱茶(C.assamica)、茶(C.sinensis)、滇缅茶4个茶种多层次交错分布。按张宏达教授的山茶属分类系统,五柱茶系的种以厚轴茶、马关茶为“原种”,以麻栗坡、西畴为起点向西迁移,演变成大理茶、滇缅茶(C.irrawadiensis ,生长在临沧地区凤庆县世界上最粗的直径达1.62米的野生大茶树属于该茶种)、老黑茶(C.atrothea ,镇沅千家寨2700年和2500年的野生大茶树即属于该茶种)等。由于大理茶适应性广,繁衍力强,在云南滇南、滇西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西双版纳州勐海县1700年的巴达野生大茶树皆属大理茶。

大理茶是我国独有的茶种,在云南的分布仅次于普洱茶(45个县)和茶(31个县),共有23个县有大理茶的分布。由于该茶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收剑性强,有较强的溶脂性能,历来下关茶厂收购加工成边茶销康藏等地。

三、大理感通茶简史

早在明代大理茶就是当时云南的三个历史名茶之一(另两个历史名茶是普洱茶和凤庆产的太华茶)。据记载早在南昭、大理时期感通寺的僧侣已开始栽茶、制茶,茶已成为寺僧之业。经宋、元、明,感通寺的名声更大。明代有众多的文人在自己的著作有大理感通茶的记载。明徐弘祖于崇祯12年(1639)三月游大理宕山感通寺,详细记录了僧侣们采制感通茶的情况,日记说:“宕山又名荡山,亦名上山,故感通寺又名上山寺,三塔感通各有僧庐三十六房,三塔列于二旁,总以寺前山门为出入,感通随崖逐林,各为一院。十三日,与何君同赴斋别房,因遍探诸院时山鹃花盛开,各院无不灿然,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树皆高三四丈,茶叶颇佳,炒而复爆,不免黝黑”。据徐弘祖所载,明时感通寺茶树生长于感通寺外宕山松竹崖林间,为三四丈高的大乔木,枝叶很象桂花树,在农历三月十三日那天,有许多和尚爬梯上树采茶,采下的鲜叶先以锅炒后以日晒,与西双版纳茶农上世纪五十年代制滇青毛茶的方法相同。晒干的茶叶虽然色泽黝黑,但茶味很好。明代冯时可《滇行记略》也称:“滇南城外石马井泉无异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认为石马井泉无异于江苏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感通寺茶不下闻名的天池茶、伏龙茶。感通茶,徐弘祖说因日晒黝黑,而冯时可说如用虎山丘僧的制法一定可以赶上末池伏龙,其实明代已有人改进采制技术把感通茶制成“甘芳纤白”,跃居明代云南名茶的首位。《茶苑》说:感通茶:“感通寺山岗产茶,甘芳纤白,为滇茶第一”。明代《大理府志》也载:“感通寺在点苍山圣应峰麓,有三十六院,皆产茶树,高一丈,性味不减阳羡,曰感通茶。”说明感通茶不逊于唐代宜兴阳羡贡茶(我国唐代的名茶)。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亲口品尝感通茶后在其《滇游日记八》中称道“中庭内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茶,无不架梯树者。”又据明代民国初的《大理县志稿》中亦有记载:“感通茶出太和感通寺,感通三塔皆有,但性劣不及普茶。”此外,大理茶在清时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和师范的《滇系》中都有记述,但说法各不一样。

感通茶在明代就成为云南的三个历史名茶之一,可惜从清代开始,感通茶逐渐消声灭迹了。不过据闻当地政府以及有关茶厂正在恢复历史名茶---感通茶的生产。感通茶生长在感通寺方圆近10平方公里圣应峰(又称荡山)、马龙峰山肢一带,处在莫残溪、龙溪之间。由于具有雪山、云雾、清泉、沃上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悠久的种茶、制茶传统,所产的感通茶经冲泡后,汤色嫩绿清沌、茶香浓郁、滋味醇甘,经久耐泡,历来被列为待客的上品,感通碧玉茶更是上品中的珍品。感通茶也是白族三道茶中的“台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