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楼桥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目前,随着普洱茶炒热,茶文化也随之升温,书店中增加了许多茶文化的图书。但作者发现,从1995年以来出版的部分茶文化书中有少量的数据和资料的引用不够严谨,甚至还出现一些差错。实际上,中国茶文化的研究不是近来10年的事,中国茶叶界三大权威教授之二的安徽农业大学的陈橼和浙江农业大学的庄晚芳,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的朱自振教授等都是中国研究茶史、茶文化的最具权威的教授,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就撰写过许多茶史、茶文化方面的书。如陈橼教授的曾在国外获奖的《茶业通史》(1984);庄晚芳等教授的《饮茶漫话》(1981);陈祖槼,朱自振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1981),朱自振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1991),朱自振,沈汉的《中国茶酒文化史》(1995),朱自振的《茶史初探》(1995),以及湖南茶叶研究所的王威廉教授的《茶考》(1978)等,这些权威茶书都是当今我研究茶史、茶文化的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由于讲授茶文化的需要,又将这些书捡起来作些参考。从事茶文化的教学,就要涉及到一些茶事、茶典故,茶字的演变就是其中一个。在此作者想谈一下,中国古代从荼到茶的用字演变问题,仅为个人的理解。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中国最早记述茶字是,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周武王伐纣,得到南方八个小国的支持,当时茶已作为土特产纳贡。而最早记载茶事,则是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实际上,茶在作为贡品之前,茶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初的茶业只能局限在下层社会的民间,茶叶首先是自给自足,然后再从自给自足发展到商品,到市场上出售,最后才会成为贡品。成为贡品之后,才有可能得到记载。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主要的用字有荼、槚、蔎、茗、荈、皋芦。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在茶字形成之前,荼、槚、蔎、茗、荈、皋芦都曾用来表示茶。
  一、荼字的出现
《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其中的荼就是茶。
根据史料,最先出现荼字是周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等多种著作中。但《诗经》中的荼有多种含意。在《诗经》中被引用过的有①“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诗,绵》。 ②“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邶风,谷风》。 ③“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诗,郑风,出其东门》。④《玉藻》:“天子搢珽,诸侯荼”。⑤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豳风,七月》。过去,有人认为上述5处的荼都指茶,据近年来的研究,①和②两处的荼字,《毛诗》训作“苦菜”。③中的荼,郑玄注为茅莠。④中的荼读音为“舒”,意指“瑹玉”。⑤中薪是烧柴,荼薪就不是荼草,而是农夫种的荼薪。
在中国史书中,荼是一个假借字,不是专以名茶,这是史实。荼字原义是泛指采扎锥状枝叶的植物。后来被发展成为一个多义的“假借字”。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的假借字,字意复杂,这种混乱现象到秦朝后才逐渐减少。
荼作茶解是秦人取蜀之后的事。周成王元年(公元前1115年)冢宰周公旦《尔雅•释木篇》:“槚,苦荼”,其中的荼,则是指茶。也是中国历史上现存荼作茶的最早记录。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章论述荼(含苦荼)25处,荼茗3处,荼荈4处,茗11处,槚2处,荈诧3处,蔎1处。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处,约占总茶事的70%。槚、蔎都是偶见,茗、荈也较茶为少见。况茗是荼芽,荈是荼老叶。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中国最早的茶事记载,是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王褒是四川资中儒士,在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到成都参加“策问”(考试之意),家居亡友之妻杨惠家中,时常差遣杨惠家僮便了买酒,家僮颇为不满。不久,杨惠将家僮卖给王褒,王褒写下契约,规定家僮必须从事的工作,其中就有“牵犬放鹅,武都买荼,杨氏池守担荷”;“烹荼尽具,铺已盖藏”之句。“武都买荼”,是规定家僮必须无条件去武阳买茶;“烹荼尽具”,意思是说沏茶时必须洗涤和整理茶器具。武阳就是现今四川彭山县东约十里,为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根据《僮约》的记载,西汉时期,四川地产茶已有相当的规模,茶叶已成为社会上层士大夫享用的饮料之一,武阳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二、茶的其他假借字
  荼字是中国史书上最早用来记述茶的借用字,茶字是最后被定型的用字。在荼→茶之间还有一些借用字,如槚、茗、蔎、荈、皋芦等。
1、槚,本意作榎和楸,语音和语意上通榎(见《尔雅》), 是一种落叶乔木。晋郭璞注《尔雅》已明白地描述“槚,苦茶”, 就是茶树。槚,上古读gu,就是苦荼的合音。随着时代和地方发生一系列音变,如皋芦,瓜芦,果罗等。另见《广雅》:“荆巴间炙槚苦荼之叶,加入菽、姜、橘子等为茗而饮之”。槚作楸、榎时则音“假”。
  2、茗,首见于《晏子春秋》。茗,古通萌。《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芽,萌也,从草牙声”,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据收藏于云南茶叶研究所的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1942年所撰写的《茶叶全书》(中译本)中说,茗是云南的土音,暹罗语的“Ming”是云南土音的转变。荼是统称,茗是指嫩叶。到了唐代茶、茗并称,在意思上没有区别。
3、蔎,《说文解字》载:“蔎,香草也,从草设声”。蔎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设借指茶。西汉时四川、云南一带的地方方言有称荼为蔎,扬雄的《方言》(成书于公元前前20年左右)中,“蜀西南人谓荼为蔎”。但以设指茶仅蜀西南这样用,古籍仅此一见。
4、荈,首见于《凡将篇》的荈、诧二字;次见于《吴志》密赐荼荈以代酒。《尔雅注》:“一曰荈,蜀人谓之苦荼”。晋朝左思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铄”。唐代皮日修《茶坞》诗有“种荈已成园,载葭宁记亩”。荈茗近形,东汉起荈开始为茗所渐渐代替。迟采为荈,唐代陆羽辨别茶味说:“不甘而苦,荈也”。
  三、茶字的首次出现
  在荼、槚、茗、荈、设五种茶的称谓中,以荼为最普遍,流传最广。但荼字多义,容易引起误解。荼是形声字,它是草本。《茶经》原注者认为茶字首见《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撰的一部分,已失传。《开元文字音义》收有茶字,但在正式场合,仍用搽(音茶)。初唐苏恭等撰的《唐本草》和盛唐陈藏器撰《本草拾遗》,都用搽而未用茶。
茶字究竟最先出现什么朝代,隋代陆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