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楼桥
摘要 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邓川至下山口这一滇藏茶马古道要冲上的风土人情。具体介绍了邓川州设治及其变迁;邓川和大楼桥的山川风物、土风民俗;传说掌故;佛教信仰等轶事。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正象记忆对于每一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每一时代的每一件事物,同先前时代的某件事物或许多事物都有联系。我们研究科学,研究社会,研究文化,无一不追溯到一段富有趣味的过去,这也使我们熟悉了旧世界中许多使人神往的地方和人物。一个人的童年时代的遭遇,往往能够说明他后来的生活。照样,人类的童年发生的事情,也能帮助我们说明现在。我们是过去一切时代的后继者,我们继承的遗产包括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种种发明、艺术、信仰、制度和思想,其中有些是从历史的混沌初期流传下来的。
在易武→思茅→普洱→大理→邓川→右所→中所→大楼桥→下山口→剑川→丽江→西藏的这条千年滇藏茶马古道中,易武、思茅、普洱、大理、剑川、丽江等地的风情早已有报道,而其中的邓川之北一段古道则不见报道。作者对邓川以北的古道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对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些轶事作简单的阐述。
一、邓川州轶事
据史料记载,南诏往北的道路主要是通往吐蕃的铁桥道。此道由羊苴咩城出发,经川赕(今邓川)、宁北城(邓川北三十里)、牛街(洱源东)、剑川城、敛寻城(今维西)、铁桥城(今巨甸北二日程塔城关)至聿赍城(今德钦)往吐蕃。至贞元十年,南诏占吐蕃铁桥城后,于此置铁桥节度。由于铁桥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故以此名道。铁桥道上串联着南诏西北的主要城镇,如川赕(今邓川)、宁北城(邓川北三十里)、剑川城、敛寻城、铁桥城,聿赍城,加上道路附近的谋统郡城(今鹤庆)、牟郎共城(今兰坪)和其他小城镇,自然形成了南诏西北的城镇集群。
邓川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唐朝开始,从银生节度(今西双版纳地区)来的茶叶在大理中转后上至邓川,由邓川又分两路,一路是向东至鹤庆,往北通丽江;另一路经邓川、右所、中所、大楼桥、下山口北上,经三营、牛街后至剑川、丽江。据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记载,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四处,水站四处。其中的州五・邓川州,在本路北。夷有六诏,矰炎其一也。唐置矰川州,治大厘。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德原城,隶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德原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德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浪穹。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胜,保剑川,更称剑浪。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邓睒总三浪为浪穹州。元宪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隶邓川州。
邓川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据咸丰年间(1851—1861年)编纂的《邓川州志》卷六记载:“城池:邓川州城迁徙者娄矣,蒙段氏无足论,自元代入版图设邓川州,治于中所。……公署:州署城,西南坐……二堂左房为签押房,二堂左厢为茶房,右厢后为马厩,马厩后为仓房,近大堂右则西向为客厅……”的记载。邓川早在元朝设州时,官府在建设公署时都要设置茶房和马厩,说明当时茶、马在当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经贸往来中的重要地位。
位于洱源县邓川镇新州东北方向1公里处的德源城遗址,古为邓赕诏所在地。该城由邓赕诏主皮逻邓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前所建。《蛮书》卷五载:“邓川城,旧邓川也,南去龙口城(今上关)十五里,城依山建,东距泸水,北有泥沙”。自被南诏战败后,阁罗凤及异牟寻皆填固增修,作为防御吐蕃的城堡。德源城遗址周长1・2公里,为夯土城墙。曾于城周约0・8公里,城址内北面70厘米深处出土方形青砖、筒瓦、有字瓦、布纹瓦、陶水管等。德源城遗址,是现存六诏遗址之一。
右所在邓川之北十里,现为洱源县的一个乡。右所因明初设过右百户所而得名,历史上右所镇汉代属叶榆县,后为邓赕诏所据,南诏并五诏后,置邓川睑,元初设德元千户所于中所,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为邓川州至清末,辛亥革命后,改为邓川县,县城驻现今的邓川镇新州。右所街历史以来一直是滇西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之一,也是古道的必经之路。
中所在邓川之北二十里,是元朝邓川设州的最早治所,也是千年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从中所大桥的弥苴河向北,二里为大楼桥,再向北经下山口直达牛街、剑川、丽江。咸丰《邓川州志・卷六》记载:“邓川州城迁徙者娄矣,蒙段氏无足论,自元代入版图设邓川州,治于中所。明洪武十七年迁玉泉乡。成化间圮于潦,乃迁象山麓。隆庆间知州周公文化筑之,旋没于沙。知州钟公大章迁于来凤冈,无城。天启间徐公保泰迁于德源城,无水。崇祯十四年敖公泫贞迁邓川驿,埏城以土,背绕山半。国朝因之。乾隆二十八年,知州汪公斌截去绕山者,甃址以石,墙以砖,周三里七分,高一再丈五尺,厚五尺……”。在中所设治前后160余年,中所大桥(德源桥)是邓川坝弥苴河上最先修建的石拱桥。《邓川州志・卷六》记载:“德源桥州北二十里,跨弥苴河,三空行水,明天顺间(1457-1464年)舍人王纲、张福募建,杨富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僧定一暨中所士民再修……”。中所大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27米,宽5・2米,高8米,桥面全用青石板铺就。两侧有石栏杆,上端雕有狮头,中镶青石栏板。
中所大桥是早期邓川上节弥苴河东西两岸人民往来的主要交通枢纽,也是几百年来来往于滇藏古道上人们的必经之路,因为往北去剑川的路在中所以北只能由弥苴河东岸行走,西岸的大楼桥村的木桥有时因为河水大而无法通行。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本村人倪兴华当洱源县财政局长期间,拨出几万元专款,在弥苴河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大桥,如今中型以下的车辆可以通行,结束了大楼桥村千百年来在弥苴河上只有木桥的历史。
二、大楼桥轶事
大理一带自古以来文化发达,佛教盛行,当地人普遍信仰佛教,“村村有寺庙,家家有佛堂”。位于大楼桥西南的覆钟山腰钟灵寺,据记载寺始建于明朝,由赵际泰、李肇芳同建,寺内为文馆,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修,并增葺大悲庄、文昌宫、觉华殿。覆钟山林深壑静,一条条山泉随山势流淌,泉水流到那里,那里的树木茂盛。钟灵寺就建于茂林丛中,推其名意则是地灵将钟其秀者,人必杰。过去,此寺殿宇轩昂,古木参天,与绿玉池相映,景色十分优美。唐时曾是邓赕、浪穹屯兵之所。钟灵寺,因各种原因,古时的寺殿多次被毁,现仅存各寺殿建筑的石脚。上世纪六十年代,殿内佛龛上塑着三尊观音像(当地称观音老母三姊妹,实为观音、普贤、文殊三个佛像)。长长的大殿走廊上,悬挂着一条大木鱼和一口大铜钟,登临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