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茶友陈英灿先生在问:
  云南茶葉研究所的研究員李光濤在一九八O 年代初期發表的《茶樹的核型及種的分類研究》中指出: 根據茶樹染色體核型分析,結合茶樹植物形態學特徵,他認為,云南大葉種Camellia yunnanensis 是茶樹的正種 (是否是原種另行討論),以 Camellia sinensis var (Mast.)Kitamura 來命名普洱茶或云南大葉茶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因為 var. assamica 所指的是阿薩姆變種(或稱印度變種),實際上是來自云南大葉種Camellia yunnanensis
   他認為: 在細胞學方面,種之間的染色體核型上是有很大差異。生物學家公認,染色體具有種的特性,所有染色體形態特徵、染色體核型和染色體帶型都代表著種的特性,染色體的進化與生物機體進化之間有著一定的平行關係。凡是同一種的個體都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數目和相似而穩定的核型,不同種的個體則是不同的,這是物種分化和遺傳隔離的結果。因此,按照染色體核型來進行分類和物種鑒別是有充分的科學根據的。
   什麼是染色體? 染色體是由DNA 和蛋白質組成的被稱為「組蛋白」的物質。細胞核內,DNA緊密卷繞在染色體的蛋白質周圍,并被包裝成一個線狀結構。
   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每個細胞里都有二十三對染色體。DNA 是染色體解開后的雙鏈分子。DNA的中文名字叫脫氧核糖核酸,每一條染色體上都有一條DNA,是儲存、復制和傳遽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在生物遺傳等方面有看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光濤還認為: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種,應該具有明顯的性狀差異、嚴格的生殖隔離和穩定的遺傳性。然而,以往所定的種,多數都不能符合這些要求,近來的一些細胞研究也指出了這一奌。
   最後他指出: 在茶组植物的某些種中,它們的核型也表現出類似現象。
   有些茶組的花粉紋飾觀察發現,花粉形態在種內的變異巳超過了種間的差異,也即花粉形態特徵與植物学形態特徵不一定相對應,這是山茶屬植物的遺傳物質在系統進化過程中相互滲透的結果。可見巳有的茶組植物學分类是缺乏細胞學支持的。
   當年,張宏達教授曾經説過:「中山大學巳經組織了一班人專門研究DNA。」 只是如今已經隔了二十多年,也沒有聽說過中山大學在茶组植物分類的細胞學方面有什麼重大的研究成果。就像當前的新冠病毒,半年就變異幾次 ,細胞學做為茶組植物分類的鑒定,具有許多很不穩定性,只能是做為微觀的研究依據。當前的植物學家,對於茶組植物分類的宏觀研究,具本上還是沿用林奈的傳統理論,那就是利用植物的花朵的生殖器做為分類的基礎。

  在這方面希望李光濤先生能夠做進一步的闡述,並感謝李先生這段時間的指導。(十五)

 

   陈英灿先生的问题,在追问中山大学的分子水平层面的普洱茶(云南大叶种)分类依据。
   目前的植物分类仍然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植株、芽、叶、花、果)为主要依据,细胞学、生物化学等只是作为参考,不是决定性的依据。再说,目前国内外对茶组植物的分类研究也没有深入到分子水平。因为,云南大叶种的DNA研究结果对于分类没有参考意义,各个研究者得到的结果差异大,没有规律性,因而在10多年前发表过一些云南大叶种DNA研究的文章,后来就没有见继续研究的文章。而已经发表核型研究的29种茶组植物(张宏达分类系统),染色体核型特征在不同物种间还表现出一定的进化程度(而不是进化顺序)的规律性,可以参考。
   茶树DNA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大叶种(群体种)茶树的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云南大叶种茶居群的每代有效基因流Nm=0.389。遗传多样性都较高,遗传距离(He)居群(一个古茶园的片区)间平均是0.281,居群内是0.461。6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而36.0%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云南大叶种种的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P=92.31%,古茶园居群水平是45.55%;台地茶中,有性系勐海大叶群体种P=35.02%;云抗10号P=13.77%;古茶园和台地茶遗传多样性相差很大,依次是古茶园>有性系台地茶>无性系台地茶。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大叶种(群体种)每代遗传漂移幅度大,个体间性状差异大。